未来交错的路口

Connor 比特币 2025-11-20 1 116

《金字塔在中国》

上海博物馆编 褚晓波主编 孙丽萍撰

译林出版社

当788件古埃及珍宝空降上海,一个改写中国博物馆史的传奇就此展开。上海博物馆以破釜沉舟之势投入8000万元,开启这场跨越3000多年的文明对话,展览引爆全民狂热,4万张早鸟票4分钟售罄,大展创造出“海陆空”全方位的观展体验,以13个月270多万观众、7亿元收入的成绩,创造了全球文博界新纪录。该书不仅揭示了超级大展的诞生密码,更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澎湃浪潮——当木乃伊遇见“魔都”,两大古老文明在现代碰撞出了一个关于勇气、创意与无限可能的神话。

从“上海之心”到“浦江之畔”,28年的时间里,上海博物馆又走到了历史与未来交错的路口。

1996年,以“奋力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的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建成并开放,其选址在上海城市中轴线的核心,与上海市政府大厦相向而立,其间的广场上镶嵌着“上海市公路零公里”标志,这座文化地标建筑由此被称为“上海之心”。在这里,你可以聆听上海每一分每一秒的心跳,感受它与数千年中华文明血脉相连的脉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建筑经过精心设计,蕴含传统哲学“天圆地方”的理念,形似青铜大鼎,蕴含品德与力量的双重含义,诚然是形式与内涵完美契合的当代建筑学经典。只不过,为塑造这座文化地标,20世纪末的上海需要竭尽全力。除了政府拨款,上海博物馆还出售了一处旧大楼,外加向海外筹募的1000万美元营造资金,才能顺利完成这项投入逾5亿元的庞大工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彼时的上海筚路蓝缕,但仍将城市的“C位”留给博物馆,已显示出对文化的虔诚和对未来文艺繁荣的信心。

2024年,外立面犹如海浪层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在上海浦东的核心区域惊艳亮相,矗立于“浦江之畔”。新年伊始,十余辆巨型珍品运输专用车满载而发,将上海博物馆馆藏的第一批珍贵文物从位于浦西的老馆,运往位于中国又一轮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高地之上的浦东馆,由此也开启了上海在更高水平上打造世界级博物馆的新征程。

今日之上海,非昔日可比。2025年1月,上海宣布其GDP突破5万亿元,跻身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五个城市之一。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西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质疑声中,这样突破“天花板”尤为扬眉吐气。可以想见,当这座全球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科技实力、消费能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它的文化实力和文化消费需求也将迎来惊人的爆发。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对于充满文化象征性的上海博物馆而言,就是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在即将与观众暂别的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里,突然引爆了一场在全球文博界堪称“核裂变”级别的现象级大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长达13个月的展期里,这座即将进入“大修”状态的老馆,骤然成为互联网流量的峰值地带,迎来送往270多万名中外观众,展览总收入超过7亿元,创造了全球文博行业的巅峰纪录。

中国此前从未有过如此“吞吐量”的超级文博大展。这一大展无疑将把中国的博物馆带入一个“超常态”的新时代。但上海博物馆的能量并非突如其来。独特的区位优势、厚积薄发的优良传统、创新者的基因、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使命,注定它要在一场酣畅淋漓的爆发之中寻找新的突破和方向。

展开全文

头上高悬一把投入成本达8000万元人民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上海博物馆顶住巨大压力、勇毅前行的“自我加压”背后,折射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敢为先行者、排头兵”,率先探索文化、文博领域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不仅如此,上博还用足了上海的先行先试政策,更创意十足地“对接”了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等“身份”所积聚的丰富文旅消费场景,首次把一个文博大展的边界扩展到了“海、陆、空”维度。

如今,“探险者”出发时的“泰山压顶”,已化为“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的巅峰体验。

人们常说:一个展惊艳了一座城。殊不知,恰恰是这座城在倾其所有,托举这展,成就这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这座21世纪的“魔都”手持“法老魔杖”,自信地为我所用,释放着今日中国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风采。

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上博举办埃及展。2023年5月,时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访问埃及,与时任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沃兹里会见时,就隆重推荐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方合作办展,为上博强力“助攻”。在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新任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哈立德会面时,上海市领导特意向埃及客人赠送了一本名为《上海:无限可能》的城市形象画册——这无疑是对埃及展后续大获成功的完美“预言”。大展举办前夕,上海正全力推动城市经济提质增效,将“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作为重要部署,提出了“搭建文旅商体展一站式承载平台,优化提升‘票根经济’,激活文化消费活力”,埃及展当仁不让成为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试点项目。

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旅局为上海博物馆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提供了支持。同时,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多部门共同举办的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列为七大标杆活动之首。上博人民广场馆所在的黄浦区,更是为其量身定制了“一票惠享黄浦”活动——中外游客凭“金字塔之巅”大展纸质票根即可在黄浦区的指定商场享受优惠……上博的所有努力,直指目标、心无旁骛,就是要沿着上海把高水平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创新引领未来的道路前行。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属于创新者的时刻就在当下。

传统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澎湃、文明互鉴风起云涌、中国博物馆以中华文明立场去瞻望世界文明、全球化调动配置展览资源的能力与日俱增、中国的文旅商融合热潮方兴未艾、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坚如磐石……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因素恰好精准汇聚碰撞于一个时空节点上,才迸发出古埃及文明大展的绚烂光彩,宣告着中国博物馆的跃升时刻已提前到来。

未来已来。

今天,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中国是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而博物馆则承载着传承、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作为先行者,上海博物馆将向何处去?

1996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横空出世、惊艳世界,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设计和展陈语汇重新呈现了中华文脉。套用今天时髦的词语来说,上博早就开始用创新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演绎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庄重优雅、和而不同。但当下的上海博物馆已不满足于仅仅讲述中国故事,而欲以"3+X"的架构,即以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为核心,再于海内外设立若干分馆,快速将其影响力辐射全球,更有效地去配置全球性的文化艺术资源,以展现与上海这座全球化城市匹配的视野、雄心和软实力。

手握全球博物馆的最大流量之一,掌握了策划和运作超级大展的文博密码,上海的“大博物馆计划”启航得如此幸运。此刻风已满帆,它将朝着星辰大海日夜兼程。

海纳百川兮,不舍昼夜;

中流击楫兮,舍我其谁?

评论

精彩评论